搭建就业新平台 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
为应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,深化产教融合实践,学院于5月21日以“校企联动促就业,产教融合育匠才”为主题,成功举办首届校企供需对接会。本次活动通过企业宣讲、校企签约、实习招聘双洽会等多元化形式,为400余名学生与20余家优质企业搭建了高效沟通平台,精准匹配区域产业需求,切实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。
当前,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,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。学院始终将学生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此次对接会既是落实国家稳就业政策的具体行动,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关键举措。
活动聚焦库车地区石油化工、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,邀请到新疆浙开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4家地区级专精特新企业,以及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、库车昊泰能源有限公司等十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参与,精准匹配学院能源化工、机械制造等优势专业,提供实习就业岗位200余个,覆盖技术设备运维、生产管理等多个领域。
对接会上,校企合作迈入新阶段。新疆浙开电气、沙雅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在集中宣讲环节展示了智能化生产线、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中技术岗占比高的积极信号。新疆紫兆装备有限责任公司、库车航途航空有限公司与学院签署了“订单式”联合培养协议,计划在智能制造专业方向开设“冠名班”,实现“入学即入企、毕业即上岗”的无缝衔接。新疆紫兆装备人力资源负责人王静静表示:“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设计与技能认证,学生毕业时可同步获得职业资格与企业录用资格,实现双向赋能。”
实习招聘双洽会现场气氛热烈,企业展位前学生排起长队。本次对接会不仅促成就业,更通过“场景前置化”创新,将真实的职场竞争环境引入校园。机电工程系学生马依拉·依力木在与企业面对面后感慨:“第一次感受到企业对实操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要求,这让我意识到必须提前打磨技能,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”
据统计,双洽会累计收到简历300余份,部分紧缺技术岗位甚至出现“争抢”现象。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邹鑫表示:“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实践教学,学生动手能力强、岗位适配度高,极大缩短了企业用人培养周期。”
本次对接会不仅促成就业,更探索出校企协同新路径。学院下一步将建立“企业导师驻校”“教师入企实践”常态化机制,并联合重点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,力争三年内实现校企联合培养覆盖60%以上专业。学院面对就业市场“能力错位”痛点,将把“真实职场环境”搬进校园,通过零距离感知就业市场的温度与挑战,倒逼学生从‘被动等待’转向‘主动备战’,真正实现‘实习’与‘就业’的无缝衔接”。